| 1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航新闻>>“低碳经济”是民航发展的新课题
|
|
“低碳经济”是民航发展的新课题
|
2010-03-09
|
| 中国民航报、中国新闻信息网记者吴丹报道:每年的全国“两会”,政协一号提案往往最受关注,也是在“两会”上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今年“两会”,由九三学社提出的名为“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被列为会议一号提案,得到了众多代表和委员的力挺。“两会”期间,“低碳经济”这个时髦的话题成为众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热点。
另据了解,在今年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28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不约而同地在“展望”部分首次出现“低碳”字眼,并多与环保、绿色、循环等字样一并出现。
的确,如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对于航空业来说,“低碳经济”无疑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虽然全球航空业释放的二氧化碳只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左右,但在全球倡导碳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民航业必须要承担部分减排责任。
事实上,在节能减排的路上,2009年中国民航业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裁弯取直、加强管理、减少滑行时间……在过去的一年里,众多措施让中国民航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多位民航业界委员,他们对发展民航“低碳经济”也有不少意见和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认为,“低碳经济”的要求给民航业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他表示,从民航业来说,我们对于“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积极支持并努力的态度,具体措施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尽量减少飞机的地面滑行时间,减少燃油排放量。第二,从航线的情况来看,优化航路,尽量选择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航线和高度,减少空中一些曲线的飞行。第三,飞机在地面等待的时候,尽量使用地面电源来连接IPU(集成组合动力装置),这要比飞机使用自身油耗来运行要更加节省燃油。李家祥同时指出,在节能减排方面,民航局会制定一些刚性指标,比如,“我们去年要求每一架飞机在地面等待的时间要减少3分钟,这样全国加在一起算算就可以节省28万小时。”
全国政协委员、东航集团党组书记李军也为民航业如何实现“低碳经济”出谋划策,他建议可以提高飞机的运营效率,“减少延误,减少等待,就自然会节省燃油。”据他介绍,东航于两年前制作了一个关于优化飞行的程序,在何种航路选择何种飞机等方面进行研究、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飞机提高运行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西部机场集团董事长何喜奎表示,民航在“低碳”方面可做的工作很多,在飞机性能的选择、机场场址的选择、能源的选择、设备的选择上以及机场运行过程中、设备运行中,都可以体现“低碳经济”。民航在绿色经济方面应该走在社会的前面,所有民航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经济的制高点很可能就是“低碳经济”,而“低碳经济”的根本是解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讲,这也是人类道德的制高点。他说:“未来经济的竞争,低碳是个很明显的标志,如果我们在低碳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就会在未来缺乏竞争力,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包括环境上的、硬件设备上的以及国际规则制度上的制约,这不利于民航的整体发展。现在我们应该树立这方面的意识,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吴仁彪则认为,发展“低碳经济”首先需要加强对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低碳、环保的重视程度。就民航本身来说,可以在利用科技手段和加强管理方面多做文章。我们应该加强日常管理,变粗放化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另外一点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在航线航路裁弯取直、节省燃油等方面下更大工夫,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据了解,2009年中国民航大学还专门成立了“节能减排研究中心”,辅助民航局做一些节能减排的相关规划。
两会手记:“低碳风”无处不在
中国民航报、中国新闻信息网记者吴丹报道:低碳!低碳!低碳!在今年的“两会”上,刮来了一股猛烈的“低碳风”,无论是代表、委员的提案,还是办会细节上,“低碳”、“环保”的理念处处在大会中传递。
今年除了沿袭去年给政协委员们提供笔记本电脑、U盘等“无纸化办公”服务外,还新增了一些“低碳措施”,包括“委员手册”开本变小、工作人员手册用合订本等,尽量减少纸质文件,以达到“低碳”效果。
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的低碳“石头纸”,今年首次出现在全国“两会”上,以便签、文件袋等形式接受代表、委员们的体验式“检阅”。从代表、委员们的态度来看,他们普遍对这种主要原料为碳酸钙的新型环保纸张感觉不错,“手感舒服,柔软而坚韧,没想到坚硬的磐石也能化作‘绕指柔’。”这就是代表、委员们对“石头纸”体验后的评价。而据统计,一个年产“石头纸”540万吨的项目,每年可节约864万立方米木材,相当于减少砍伐1016平方公里的森林,每年可节约水资源10.8亿立方米,减排废水6.5亿吨,节电18.9亿度。
此外,大会还给每位代表、委员都下发了一个“环保布袋”,在这个由特殊环保材料做成的袋子上,印着一幅以孩童、绿地、太阳为主体的漫画,上书“拒绝白色污染,为了孩子未来”的字样,分外引人注目。
“低碳风”不仅吹到了代表、委员们中间,而且还吹向了记者们。今年政协新闻组不再印制记者手册等文字资料,而是首次采用所有信息网络发布,并配合手机短信群发通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记者针对委员的采访预约处理也由过去的发传真转变为在网上提交,首次实现了“无纸化”。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网站上,还特设了“联系采访”一栏,上会记者可以通过网络登录的方式,提交采访内容。此外,人大新闻中心网站上还有针对内地媒体、港澳台媒体及境外媒体的各种采访手册提供下载。
节能,在细节中彰显环保理念;低碳,在今年的“两会”中无处不在。
|
|
|
|
|
|
|
|